鸵鸟户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46|回复: 1

外刊评:中国海军的两型神盾舰战斗力

[复制链接]

402

主题

1735

帖子

8178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8178
发表于 2008-12-23 1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国新型驱逐舰悉数亮相。通过这些新型驱逐舰模型和图片资料,让我们能够全景式并且较真实的观察和分析我国海军最新技术进步和战斗实力。从168,169,170,171,112,113,115,116这八大舰艇的资料中,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我国驱逐舰技术发展的脚步,看到我国驱逐舰近年来取得的成就,并为这些新蓝海“八大金刚”感到骄傲与自豪。限于篇幅,本文着重介绍170,171舰及115,116 舰。 
 
电子系统的飞跃
  170,171舰:打造我国“宙斯盾”
  众所周知,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舰载防空系统是美国海军的“宙斯盾”系统,因为“宙斯盾”系统有着强大区域防空能力,所以是否拥有“宙斯盾”系统或与该系统类似的防空系统已成为现代区域防空舰的标志。而我国海军的170和171号052C新型导弹驱逐舰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正是在于其上装备有与“宙斯盾”系统类似的防空系统。170和171舰的相控阵雷达各有4块阵面,以保证覆盖360度全空域,布置方式与美国“伯克”级导弹驱逐舰相似,但位置较低。
  由于在170和171 舰上看不到类似美国“宙斯盾”系统中的SPG-62照射雷达,所以据此可以推测两舰对空中目标的探测、跟踪以及对导弹的制导都是由舰载相控阵雷达来完成的,同时还可以推测两舰的相控阵雷达工作波段为S波段,能够较好的兼顾探测距离和制导精度要求,如果S波段成立,再加上170和171舰没有照射雷达,可以判断两舰采用的舰空导弹不可能是半主动雷达制导方式,而应是TVM或主动雷达末制导方式。考虑到抗干扰能力是现代雷达的一项重要指标,再结合我国雷达总体技术实力及应用经验,新型相控阵雷达很可能采用了频率捷变、单脉冲测角、动目标显示、旁瓣对消等抗干扰技术,从而具备很强的抗干扰能力。果真如此的话,则标志着052C型舰上的新型相控阵雷达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可以和世界同型雷达相媲美。此外,值得注意的是052C型舰烟囱后方的桅杆上装有一具极低频(VHF)远程对空监视雷达。我国之所以在新造舰艇上配备这种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设计的老装备,是因为目前没有任何电子支持装备以此为主要工作波段,而现有的隐身飞机对此种超长波长雷达波的隐密效果也比较差。虽然波长特长的VHF雷达分辨率较差,但是对隐身飞机至少有示警作用,此举明显是针对西方引以为傲的隐身技术而开发的。
  
115,116舰:担当052C的“备份舰”
  051C型舰上的对空搜索雷达是“顶板” 对空搜索雷达,但最值得关注的是其舰艉上的一套30N6E1型多波束相位阵列搜索/射控雷达(采用单面旋转相位阵列天线),该雷达直接从陆基型号 30N85型改进而来,而且我国有使用和维护陆基型号的经验(空军地空导弹部队),且该雷达的国产化型号曾经在海军的970号试验舰上出现,从技术上讲应该已经吃透。该雷达采用S波段,可折叠平面相控阵,探测距离300千米,有低空、中高空、弹道导弹三种扫描模式。同一时刻最多可以跟踪48个目标,并制导 12枚导弹攻击其中6个。当然,115舰的一块相控阵和170,171舰的四块相控阵之间的差别还是巨大的,在快速扫描跟踪,目标信息处理能力都弱于后者,特别是在多目标多通道抗饱和攻击方面更是望尘莫及。虽然170和171舰的舰载防空导弹系统性能很先进,但作为一种全新研制的舰载防空系统可能目前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加之我国海军对增强区域防空能力需求迫切,所以海军还是本着“分两步走”的思想购买了成熟的30N6E1型系统用于装备另一型驱逐舰 ——115,116舰作为备份,但显然这是一种在特定时期的过渡性装备,未来的海军火控雷达型号仍是170,171舰上的无疑。
  防空武器系统的飞跃
  170,171舰:首型能应付空中饱和攻击的防空舰
  170和171舰刚出现时,最大的一个焦点是它上面垂直发射的外界称为“海红旗”9防空导弹系统,在结构上它明显沿袭自俄罗斯海军的冷发射垂直发射系统。052C型舰的垂直发射系统外观类似俄制SA-N-6,弹舱为轮型,也都采用冷发射,每组发射系统只有6个发射管,并非SA-N-6的8管,口径也比 SA-N-6小。
  该垂直发射系统的结构显然比SA-N-6进步许多,“海红旗”9的弹舱是每管都有一个发射口,不需要旋转,故发射速度与可靠度都比SA-N-6高。052C型舰的舰艏B炮位总共有6组“海红旗”9的垂直发射系统,另外在机库结构的中心轴线也纵列了两组,共计48枚。
  052C型舰证实了我国造舰水平又朝着世界一流方向迈进了一步,它是我军首型能应付高强度空中威胁的防空舰。
  115,116舰:初步具备反弹道导弹能力
  051C型舰上安装了购自俄罗斯的“里夫”M(北约代号为SA-N-6)区域防空导弹系统,它是俄罗斯最先进的舰载区域防空导弹系统,配备于俄罗斯“基洛夫”级和“光荣”级两种大型导弹巡洋舰上。据公开报道,我国早在2002年4月就与俄罗斯签约,购入两套“里夫”M系统进行技术研究与评估。据国外媒体报道,051C型舰使用的系统应为SA-N-6C,为S-300PUM-1的舰载版,使用的导弹是48N6E,射程进一步增加至150千米,发动机推力与弹头威力都更进一步加强。搭配的火控雷达则为30N6E1型相控阵搜索火控雷达,最大搜索距离达300千米,能同时导引12枚导弹攻击6个不同目标,并可稳定地追踪战术弹道导弹。与052C型驱逐舰上的“海红旗”9区域防空导弹系统相比,“里夫”M的射程更远,有发展成为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潜能。
  反舰武器系统的飞跃
  170,171舰:采用更新一代超远程反舰导弹
  在反舰系统方面,170和171舰最引人注目的是采用了新型反舰导弹发射装置。从外形上看,新型反舰导弹发射装置一改我国海军以往普遍采用的箱式结构,而是改为类似美国“鱼叉”和法国“飞鱼”MM40 Block3那样的圆筒形结构,而且体积比以往的箱式发射装置大得多,显得格外粗壮。由此推测,170 和171舰很可能采用了新型反舰导弹,而且射程极远。2006年珠海航展上首次露面的C-602反舰导弹也采用圆筒形发射装置,外形颇似170和171舰上的新型反舰导弹发射装置。至此,可认为170和171舰上的新型反舰导弹即使不是C-602,技术性能也起码相当,甚至更好。
  由于反舰作战不是170和171舰的主要任务,所以两舰上的反舰导弹数量没有像近年来我国海军新服役、改进的驱逐舰那样采用4座4联装发射装置,而是采用2座 4联装发射装置。但从另一方面讲,由于新型反舰导弹技术性能有很大提高,所以两舰的反舰作战能力实际上并未降低多少,远程反舰能力甚至还有了大幅提升。
  115,116舰:首次装备新型巡航导弹
  据《简式防务周刊》报道,115和116舰上的反舰武器除了常规的2座4连装C-803反舰导弹外,还有一种称为“红鸟二型”舰射巡航导弹,该型导弹利用卫星定位系统导引,射程可达1500千米,误差率只有5米。如果属实,这将极大的提高我军攻击航空母舰的能力。
  反潜武器系统的飞跃
  170,171舰:反潜武器系统充分考虑隐身性能
  170、171舰的反潜武器系统充分考虑到了隐身性能。据公开消息报道,这两型舰均使用了SJD-9舰壳声呐及一部TLAS-1拖曳线列阵声呐。SJD -9可发现低速航行的潜艇,具有探测水下目标、探测水雷、主动精确测距、被动监视及水下通信等多种功能,其正常条件下的对潜探测距离在12千米,具有跟踪多个目标的能力。TLAS-1是我国研制的第一种舰用低频被动式拖曳线列阵声呐,整体性能十分先进,外界推测该声呐对以中等航速航行的潜艇作用距离在 100千米以上。
  反潜武器上,据报道,这两型舰同时采用了7424型三联装鱼雷发射器,安装位置改为舰艉两侧的船舷开口内,与美国 MK-32 Mod9鱼雷发射器类似。平时鱼雷发射舱口以舱门封闭,发射时才开启,有利于隐身。此外舰炮前方还有两具12联装240毫米反潜火箭发射器。可攻击深度300米的目标,每具发射器下方设有容量达18发的弹舱,故连同发射管内的储存弹,每具发射器共有24枚备用弹;由于舰艏防浪板的遮蔽,平时不易从舰艏侧面察觉这两具反潜火箭。052B/C型舰上的反潜直升机使用俄制卡-28C共轴反转主旋翼直升机。
  115,116舰:或引入新式反潜导弹
  115和116舰反潜武器不多,只有少量型号的反潜火箭、鱼雷、深水炸弹、舰载反潜直升机等,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据报道这两型舰上同时也装备了很少露面的我国自行研制的某新型反潜导弹系列,如果情况也属实,这就意味着该型舰反潜能力也非同一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0

主题

189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948

总统勋章

QQ
发表于 2008-12-25 2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已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tuoniao outdoor.

GMT+8, 2024-11-26 13:58 , Processed in 0.016308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